詳細介紹
樓市尚未出現趨勢性繁榮 全面重現火爆不現實
發布時間:
2024-04-09 08:52
上半年我國樓市似乎呈現“暖意”,據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,6月份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個數和幅度均在增加,其中以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樓市再次出現“熱度”。尤其是深圳的房市在6月份之前更加令人矚目,據《南方都市報》7月23日報道,由于額度緊張,深圳兩家房貸業務量較大的國有銀行分行房貸斷供,放貸基本停滯。
回顧上半年,樓市的快速“去庫存”可能有幾方面的推動力。一是在330新政、降準降息、公積金政策調整等一系列政策作用下,房地產金融環境的相對寬松,帶來資金驅動型上漲。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,當前房地產貸款增速仍然較快,到半年末,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余額的20.8%,房地產貸款增速超過全部貸款增速5.2個百分點;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增加了1.54萬億元,同比多增2402億元,房地產貸款增量占整個貸款增量的26.8%。另外,1-6月份個人購房貸款余額增加1.12萬億元,同比多增1767億元。
二是隨著一線城市的大都市建設和周邊城市圈的完善,其住房吸引力仍然巨大。例如,據統計上半年北京地區個人住房貸款增加546.6億元,同比多增289.5億元,同比增長17.1%,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.4個百分點;上半年上海本外幣個人住房貸款增加462.4億元,同比多增84.8億元。
三是短期因素的影響不容忽視。例如,伴隨上半年股市的快速增長,無論是間接帶來的“財富效應”,還是提前從股市退出的人群,其購房愿望和沖動都有所上升。再如,二胎放開等消息,也可能帶來學區房、改善性住房購買的沖動,也由于許多人考慮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環境,而使得部分人口向大城市流動的可能性增加,從而帶來一線城市的房市熱度。
雖然出現這些變化,但是并不能簡單得出結論認為,房市已經出現了趨勢性的新繁榮。一方面就短期因素來看,7月份以來受到股市下跌、財富縮水的影響,大批購房需求被弱化。部分購房者由于資金被套,或放棄原來的購房計劃,或只能請求延期繳首付簽合同,為“解套”爭取現金和時間,其中主要以改善型需求和投資型需求為主。另一方面,雖然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行政干預已經弱化,但是減少經濟增長對房市依賴度的傾向仍然存在。另外,不同城市也出現趨勢分化,如三、四線城市由于供大于求的情況比較突出,商品房滯銷,開發速度下降的情況依然明顯。再如房產稅預期、對公共部門和國企住房腐敗的治理等,也都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住房購買和持有的沖動。
總的來看,雖然下半年房市仍將持續回暖,也有人認為股市動蕩會促使散戶投資者轉而進入樓市,但期望樓市全面重現火爆是不現實的,也不符合當前經濟轉型的整體思路。